雲海保線所

能高越嶺入口,招牌做的頗有感覺
黃紅葉新舊雜陳,遠方之字形產業道路不斷向下
DSC_2883
DSC_2838

台 14 線終點,差一點舊破百了
DSC_2839

附近山嶺有許多梯田
DSC_2840 DSC_2841
DSC_2842 DSC_2843

能高越嶺登山口
DSC_2844

登山口不遠處馬上就是一片大崩壁
DSC_2845

能高越嶺解說牌
DSC_2846

能高越嶺入口,招牌做的頗有感覺
DSC_2847

能高越嶺路線圖解說牌
DSC_2848

入口不遠的坍方,真的有人會因此不進去嗎?
DSC_2849

標準視角下的仰望,果然不夠廣
DSC_2851

路旁的蒲公英
DSC_2852

枯枝、遠山、藍天
DSC_2853

能高越嶺果真可以騎機踏車進來,當然這樣是不太好啦~
DSC_2854

很強調這裡手機有訊號,不知為何。
DSC_2855

黃紅葉新舊雜陳,遠方之字形產業道路不斷向下
DSC_2856 DSC_2857

高壓電塔經過的地方,保線用道路果然特別
DSC_2858

台電輸電線路解說牌
DSC_2859

翻過鞍部的高壓電塔
DSC_2861

馬海僕富士山,莫那魯道自殺處
DSC_2862

馬海僕富士山解說牌
DSC_2863

過了這座吊橋就快到雲海保線所了
DSC_2865

能高越嶺行人紀錄站,掛在吊橋口,不知有沒有辦法分辨來搗亂的訊號
DSC_2866

雲海保線所到了
DSC_2867

雲海保線所石碑
DSC_2868

雲海保線所解說牌
DSC_2869

雲海保線所招牌,到天池還有三分之二的路程呢
DSC_2870

雲海保線所主建築
DSC_2871

回眺市區方向,感覺有點像清淨農場
DSC_2872

中午時分,厚厚的雲層已經蓋上山頭了
DSC_2873

山上覆蓋著白雪呢,不知是不是能高山
DSC_2874

五顏六色的飛鳥
DSC_2875

飛鳥停在長條椅上
DSC_2877

好多纜線,所以是保線所?
DSC_2878

雲海保線所的水源
DSC_2879

保線索附近的高壓電纜
DSC_2880

用酒瓶圍成的花圃
DSC_2881

與保線所石碑合照
DSC_2883 DSC_2884

煮泡麵吃。手動對焦對太遠了
DSC_2888 DSC_2891

保線所的小咪,一點也不怕人
DSC_2894

而且牠很愛窩在我腳邊睡覺
DSC_2895

這是什麼奇怪的睡姿?
DSC_2896

一臉安適樣
DSC_2897
DSC_2898

小咪喝起水來,這不是我餵牠的
DSC_2900 DSC_2901 DSC_2902

登山口附近的大坍方
DSC_2903 DSC_2904

廬山國小旁的中正檢查所,要在這繳入山證

霧社、廬山

莫那魯道公園牌坊
霧社市區被淹沒啦~
蜜月館溫泉更衣室自拍
DSC_2787

埔里麥當勞,35 mm f/2 第一拍
DSC_2788

埔里麥當勞,總共來了兩次
DSC_2789

埔里街上掛著燈籠,元宵快到了呢!
DSC_2794

進霧社前的招牌
DSC_2797

進霧社前的磁磚畫,兩旁的黑白圖騰很漂亮,不過手震了
DSC_2799

莫那魯道公園牌坊
DSC_2800

仁愛國小正門(側門?),當晚露營的地方
DSC_2801

莫那魯道公園內雕像
DSC_2802

莫那魯道雕像和紀念碑
DSC_2803

明月知我心
DSC_2804

原民抗日紀念碑
DSC_2805

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DSC_2807

霧社 7-11 外的旅遊地圖
DSC_2808

霧社急診中心
DSC_2809

霧社站,可惜舊招牌被新招牌遮蓋,不然更有感覺
DSC_2811

在霧社國小的操場邊紮營
DSC_2812

日出前的霧社國小一景,天邊是金星嗎?
DSC_2813

現在好像不用司令台這種較權威的名稱
DSC_2815 DSC_2817

碧湖上漫起一片雲霧
DSC_2818

白天的莫那魯道公園牌坊,晚上比較美
DSC_2820

這片雲霧恰巧翻霧社而過,形成小雲瀑
DSC_2825

霧社市區被淹沒啦~
DSC_2826

雲霧慢慢淹蓋整個湖面,成了雲海
DSC_2827

霧社瀰漫在煙霧中
DSC_2829 DSC_2830

往廬山的路上,一處墓園旁開滿了櫻花
DSC_2834

雲龍橋舊橋頭
DSC_2835

雲龍新、舊橋的雕刻
DSC_2836

廬山溫泉招牌
DSC_2837

廬山吊橋
DSC_2907

廬山附近超多烏鴉
DSC_2908

附近梯田也多
DSC_2909

長得向辣椒的花
DSC_2912

俯瞰廬山溫泉區全景
DSC_2913

通往莫那魯道自殺處的登山步道,可惜我失敗了
DSC_2914

神壺,白天遊客不多,水沒開
DSC_2915

櫻花盛開了
DSC_2916

警光亭旁的原民雕像
DSC_2917

廬山溫泉石碑
DSC_2918

警光亭,後頭是公共浴室,不過要住宿才能使用
DSC_2919

廬山園外的櫻花
DSC_2920

警光山莊
DSC_2921

地熱井,本來以為像是湧泉,還可以煮蛋之類
DSC_2922

某餐廳的座椅,陽光斜射很漂亮
DSC_2924

警光山莊外花圃與石碑
DSC_2925

路邊小花,景深應該可以再深一些
DSC_2926

蔣公行館,不開放參觀
DSC_2927

蜜月館溫泉更衣室
DSC_2929

蜜月館男湯,一旁是冷水池
DSC_2930

離開前再偷拍一張,一個人享用
DSC_2931

蜜月館溫泉更衣室擺設
DSC_2935

蜜月館溫泉更衣室自拍
DSC_2936

要脫鞋,木質地板,簾幕,一整個高級,但也頗貴
DSC_2937 DSC_2938

蜜月館招牌、皎潔月光
DSC_2939

蜜月館

霧社露營、廬山溫泉

霧社市區被淹沒啦~

拿到了新鏡頭後,馬上換上當鏡頭蓋,不過回宿舍計畫行程(總是臨時在計畫的)、收拾行李,出發時都已經超過晚餐時間了,到埔里吃晚餐的計畫當然不可能實現了,(變成吃宵夜了),老實說,這次行動實在有點趕(敢)。

原本在考慮往北還是往南走的好,往北可以去廬山、合歡山,往南的話主要是日月潭和新中橫,考慮四月還有嘉基的外調,去新中橫的機會應該還有,所以決定往北。 Keep Reading

putty 的行為真是莫名其妙啊!

用 ssh + screen 來當作平時的工作環境已經蠻久了,但從去年起開始不只用 windows 當作工作平台後,情況似乎變得有些複雜,Linux 下我用的是 gnome-terminal,Windows 下則是用由 putty 修改而成的 pietty。在 Windows 下,連回主機只要開一層 screen 就夠,但在 Linux 下,自己的機器上要一層,連回去主機又要一層,變成雙層的 screen。(如下圖) Keep Reading

腳殘 – 又被退掛了

繼骨科後,復健科再一次把我退掛了。

三個月前的腳傷一直沒有復原的趨勢,當時掛了本院的骨科,該醫師聽完 history 後,既沒摸、也沒照 X 光,說:「這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繼續觀察就好,或是哪天你上下樓梯忽然倒下站不起來時再回來找我。」便把我退掛了,我也半信半疑,每日自己熱敷按摩,慢慢的,好像有那麼點改善,改善到我都敢去大坑挑戰了,只是結果還是不行。 Keep Reading

書評 – 於是,命運來敲門──貝多芬傳

於是,命運來敲門的圖像

貝多芬這三個字對我的吸引力比想像中來的大,某日在誠品閒晃瞥見這書封面時,翻了幾句,回家馬上去訂了一本。這好像不是我看的第一本貝多芬傳記,第一本應該是大二時在陽明圖書館借的,不過現在找不到什麼紀錄了。

書本的封面應該是中老年時期的貝多芬,眉頭深鎖,嘟著典型的嘴角,握著指揮棒,雙手高舉,像是要重重的將心中樂音猛力釋放,那時他已經全聾了嗎?不知道,但耳疾的狀態下他仍執意登台指揮,真是一幅悽美的意象。 Keep Reading

國中同學會第二彈

于萱、長青、亭伊、芝芝老師
DSC_2750

國中同學會地點 – 三言兩語
DSC_2752

牛牛、老包
DSC_2753

孟鈴,還有背對著的琪琪
DSC_2754

芝芝老師
DSC_2755

阿春(我居然還記得這綽號?!)
DSC_2756

長青
DSC_2758

閒聊中的大家
DSC_2759

阿娟、雯雯、芝芝老師
DSC_2760

詠晴及其女友
DSC_2761

Susan
DSC_2763

皇后、長青、詠晴
DSC_2764

于萱、長青、亭伊
DSC_2765

于萱、長青、亭伊、芝芝老師
DSC_2766

依玲、于萱、長青
DSC_2768

依玲、詠晴
DSC_2769

蔡依X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