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就陸續看到同儕開始在滑雪,一直想找機會試試,今年終於成行了。
也不確定能不能滑出興趣,或許這輩子就滑這麼一次也說不定,所以想說直接去熱門的北海道二世谷玩玩看,有人說初學者去二世谷很浪費,事後回頭看,的確是有一點,但當初就是想直上好一點的體驗。
因為能請假出發的時間只有寒假,所以要蠻早預訂機票和住宿的,等小朋友學校的行事曆出來時,很多便宜的住宿都已經沒了。另外要提早訂的還有滑雪教練。我們當初有考慮要預訂三個半天的教練時間,但該教練只有前面的兩個空檔,所以就只預約兩天,第三天就自己亂滑。
看了一些北海道冬季駕車的影片,覺得有點可怕,所以最初的計畫是從機場搭雪場巴士,hotel 選在 Hirafu,街上比較熱鬧,生活機能較好。札幌的住宿也是考慮交通方便的點,離機場巴士近一點的飯店。
不過後來雪場巴士的時刻表出來後,研究了一下班次,發現從二世谷到札幌的一天只有下午一班,而我們住宿預訂的是四晚,當然第五天要再多滑一下也不是不行,但搭車到札幌時就已經是晚上,根本沒時間去購物,如果要改搭火車,似乎非常麻煩,要先坐車到俱知安、火車到小樽還要再轉一次車,才會到札幌,花費許多時間,而且帶小孩又有一堆行李,應該會很痛苦。所以後來決定改成租車,行程比較自由可以掌控。
沒什麼雪地駕車經驗當然是有點可怕,但為了購物行程,還是得拼拼看。反正就是放慢,車距拉遠,沒道理日本人可以開我卻開不了吧!當然如果遇到狂風暴雪、封路、卡在雪裡、撞車等等,就隨機應變吧!
行程
- D1 台北 – 新千歲 – 租車 – 二世谷
- D2 上午租雪具自己玩,下午教練帶第一次
- D3 上午教練帶第二次,下午自己玩
- D4 整天自己在雪場玩,下午歸還雪具
- D5 二世谷 – 札幌購物
- D6 札幌 – 新千歲機場還車 – 台北
費用一覽
機票
- 長榮 BR116 去,BR115 回,共 119,129 NTD。
租車:トヨタレンタカー
- カローラツーリングHEV(C3クラス)
- 哩程 275 km
- 加油 ¥2,238 (13.09 L)
- 費用 ¥59,663,另外過路費 ¥ 1,330,共 (12,883 NTD)
滑雪教練 Snowman
- 二世谷 Niseko 3小時滑雪課程 x2 ¥102,000
- 指定教練 3小時 ¥12,000
- 共 ¥114,000 (26,202 NTD)
租雪具:Rhythm
- Standard Skis & Poles & Boots
- 大人 18,500 JPY
- 小孩 12,500 JPY
- 共 49,500 JPY (10,777 NTD)
住宿
- Chalet Ivy(シャレーアイビーヒラフ)
- 【2024年12月-2025年3月】2泊以上 ウィンターシーズン ~1泊2食付プラン~
- 四晚,共 496,500円(110,718 NTD)
- 京王プラザホテル札幌
- 【公式サイト限定ベストレート★朝食付き】カード決済限定/ホームページ特別プラン
- 一晚,共 ¥ 24,110(5,373 NTD)
- 另外停車費一日 ¥ 2,000
第一天
上午飛機就 delay 了大約 45 分鐘,到了新千歲,排隊入境也花了比預期中多的時間,熱門時段來北海道的遊客真的很多。這時又發現還好不是預訂雪場巴士,不然應該會錯過班次,現場也不一定買得到票,要怎麼到二世谷可能會是個難題。
車子是跟 Toyota 租的,比較奇怪的是有兩個店鋪:「ポプラ」和「すずらん」,兩個幾乎就在隔壁,比較近一點點的是「ポプラ」,但我訂的是「すずらん」,理論上應該沒什麼差別,但感覺「ポプラ」比較大,出口附近就有一間全家,下次應該訂這個比較好。
租的車子是 C3 class 的 Corolla Touring 油電車,還算好開,但行李空間不是很夠,我們帶了一個 26、兩個 24、和一個 20 吋的行李箱,其中一個就要放到前座了,車內空間也很一般,回程時行李更多,就有點擠了,下次應該租 SUV3 等級的可能會好一點。這台車看起來也不是很新,沒想到車上的 USB 接口居然是 type C 的,還好我也有帶 type C 的線,不然沒有 Google Maps 導航,真的就要命啦!
一開始路邊有一些積雪,但路面還算乾淨,開往二世谷會先經過支笏湖區域,往山裡走積雪就變多了,而且冬天很早就天黑,我只好慢慢開,拉大車距,感覺大家也都慢慢開,安全距離拉超大,也不會有亂超車的猴子,大致上還 OK。
途中有去便利商店上洗手間和補一些貨,加上我們 delay 出發,到二世谷飯店時,都快 7:30 了。基本上第一天就是交通日。
第二天
上午我們先把車開到雪場去停著,其實很近,因為當初就是在沒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訂的飯店,但如果要帶一些東西放車上,還是把車開去比較方便。如果要停車的話,就不能太晚出門了,我們九點左右到,就要停到下層的第二停車場了,從這裡穿著雪靴爬上去會有點辛苦。
停好車後再走下坡到 Rhythm 去租雪具,這次我們自備的有雪衣、雪褲、安全帽和風鏡,要租的有 skis, poles, boots。量雪靴的方式還蠻神奇的,站到一個像體重計的台上,它會掃描你兩腳的大小,印出來給店員參考,試穿時他會問你合不合,腳趾會不會頂到或太鬆,然後扣扣看。不知道發生什麼時,在店裡試穿時 pupudog 的鞋是合的,但到雪場又變得太緊,再回雪具店調整才知道它的鎖扣是有段位的,不知道為什麼變緊了。
上午的人不多,租雪具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所以先到雪場觀察一下狀況,後來也穿上 skis 亂玩一下,中午就在雪場餐廳解決,東西還不錯,就是貴了點。
下午是第一次教練課,其實他事前都有提醒集合地點是在 “Grand Hirafu .Base”,但我一直以為是在 Mountain Center 那,臨時要我們過去 .Base 也不容易,教練就先上山再滑下來找我們,第一次也只好在 Mountain Center 進行。的確這裡人比較多,能用的平緩空間也較少,還是 .Base 那裡比較舒服一點。(但 .Base 吃的就不怎麼樣了。)
第一次就學穿鞋、走路、試一下兩腳的協調,然後上雪板單腳滑直線、雙腳滑直線,差不多就這樣。
我們指定的教練是 Jive,雖然他很好奇我們為什麼會指定他,反正就看網路上的推薦,緣份啦!比較有趣的是,他發現我跟小朋友都講台語,所以他也用台語混著英語教學。根據他的說法,他們滑雪學校只有他會講台語而已。XD
第三天
隔天上午是第二次教練課,這次就換到 .Base,那裡的停車場和雪場就在同一個平面,距離也較近,走過去就不會那麼辛苦。這天學了螃蟹走路上坡、八字走路上坡、八字直滑下坡。
接近中午的時候,教練帶我們去搭纜車 (Ace Family Quad Lift),上到半山腰,教練帶 pupudog 和小朋友坐前車,我和 KD 坐後車,第一次小朋友可能沒聽懂指令,太早下車,差點滑到山坡下,我在後面看得也是很害怕,還好沒事,後來知道怎麼下車後,就沒再發生問題了。
剛出纜車後會有一小段比較陡的坡,我們要先脫掉雪板走下來再開始滑,小朋友對於走這種坡有點害怕,走得很慢,第二次教練乾脆直接背他下來了。第二堂就是練慢慢八字直滑下來,來回兩次後也就中午了。
和教練道別,吃了 .Base 咖啡廳裡不怎麼樣的午餐後,小朋友又說要上纜車練習,這時沒有 KD 幫忙,pupudog 也累了,而且可能還在滑倒的驚魂未定中,我雖然沒把握可以顧小孩,但還是帶他上去試試吧!因為我們也只會八字直滑下來,大腿和屁股都蠻痠的,下午沒滑幾次就天黑了。
第四天
在雪場的第三天就沒有教練帶了,我們自己玩,上午先在 .Base 底下用相機腳架拍拍照,不然帶來都沒什麼用到也是可惜。昨天有點高估自己能力,雪票一次買了兩天的,今天不再用一下有點可惜,pupudog 大概是沒什麼興趣,所以就我和小朋友上去。一開始我們還是脫雪板走下坡,但後來為了節省時間,決定直接滑下來試試,雖然八字直線往下還是會有點快,但起碼下得來,所以後來就可以省掉這段時間。
前面兩三次,都是我先走,小朋友嫌我太慢,換成他先走,沒想到他好像自己揣摩出滑行的方法,而且也可以轉彎減速,他就一路往前衝了。期間我也試著加速追上他,但還不太能控制,轉彎轉不過或煞不太住時就跌倒了,摔個幾次後還是沒有掌握到要領,只能以不發生意外為原則慢慢下去。雖然摔了幾次,但雪還算軟,沒有太痛,如果去的是結更多冰的雪場,可能就沒那麼好康了吧!說不定還會骨折。小朋友學這個真的比大人快啊!
最後我們搭了快要二十次纜車吧!算是沒有太浪費那張雪票。小朋友意猶未盡、興致勃勃想要再上更高的纜車,不過我們大人進度比他落後這麼多,看來之後得請個專門教他的教練,學滑雪的路上,我們已經沒辦法陪他了。
BTW,第一天的天氣還不錯,這天的天氣又更好,總算看到對面羊蹄山的全貌,下山後還剛好看到夕照金山的樣子,真是滿足。
第五天
前往札幌的購物行程,一路都蠻好開的,據說今年的北海道暖冬,沒積什麼雪,所以一開始擔心的雪地駕車況狀都沒遇到,後來山路也都跟當地人一樣,時速七八十在開,沒什麼特別的問題,就雪地自駕這點來說,運氣不錯。
到札幌大約上午11點,直接開去三越百貨裡,沒想到這裡車這麼難停,在外面排隊了三四十分鐘才開進去。這個立體停車場的出入口是升降梯形式,還要有工作人員在旁邊引導和控制電梯,第一次搭這種的,新奇的體驗。
後來怕下一站購物行程也很難停車,時間有限,我們乾脆把車留在三越百貨裡,搭計乘車前往各據點,都買完再回來開車,當然這樣停車費就會有點可觀(後來付了兩千多日幣,比較麻煩的是只能付現),下次或許應該先開去飯店 check-in 再搭計乘車出門會更好。
每次來日本都會買 Mont-bell,我們去的是在 Akarenga Terrace 裡的店,一樓是賣登山用品,B1 才是衣服,兩邊不相連,要分開結帳。不過這家店的選擇好像沒有很多,而且很多款式都缺尺寸,樣式也少,想替換掉舊衣服就沒辦法了。這次來北海道發現有很多中國遊客也都會來買 Mont-bell,不會這品牌要開始 Canada Goose 化了吧!
最後去的是大丸百貨,裡面人超多,退稅的人也很多,大概排了三四十分鐘才輪到,比買東西的時間還久,可能是他們把退稅手續和用透明袋子封裝商品的流程都集中在這裡造成效率低落吧!
到飯店 check-in 後,再到狸小路去逛逛,晚餐吃了一家有點像孫東寶的牛排店,主要是小朋友在二世谷吃了一次白老牛後就念念不忘,剛好這家牛排店也有白老牛,不過裡面的抽風排氣系統應該是有問題,煙霧瀰漫,衣服也都被燻得臭臭的,牛排吃起來就還可以而已,不若第一次那麼驚豔。
第六天
因為我們訂的飯店好像小孩子不算住宿費,所以如果要用早餐要另外付費,我就把我的份讓給小朋友吃了,剛好把前幾天多買的零食當早餐吃掉。
最後一天也沒辦法排什麼行程了,吃完早餐後整理行李,努力搬進小小的車上,然後一路開去機場,中途要先去把油加滿,這時站在外面吹風才第一次感覺到北海道的寒風刺骨。
機場裡排隊 check-in 的旅客也是很多,感覺新千歲機場的效率也不是很好,排很久,下次來得預留多一點時間。出關後又採購了一些伴手禮,很快就到登機時間,午餐只好上飛機吃了。
回到台灣後,我又再趕回花蓮準備隔天開始值過年班。現在有點年紀,似乎快無法承受這種長途跋涉的行程了。
可能因為旅遊時間不長,加上幾乎都是單一活動,這趟好像有種沒玩到什麼、不夠盡興的感覺。當然滑雪初體驗的印象是還不錯,小朋友也有興趣,為了不浪費買的雪衣、安全帽,或許明年可以再規畫一場,希望再更進步一點。
購物
這次的日本亞馬遜購物體驗也沒有很好,主要是因為北海道的貨運除了慢(約要一週),也很不穩定,本來以為亞馬遜出貨預估算準確的,甚至可能會提早,但看好時間下訂後,反而比下訂單時顯示的預定抵達日期晚兩天,很怕中途再遇到一些狀況,說不定就來不及取貨。
不過等出貨後,到貨時間又開始拉近,先是 -1 天,後來又變成 -4 天?!讓飯店提早這麼多天幫我收貨真是不好意思。往好一點的方向想,總比 delay 到,還要請他們幫忙退貨好吧!
除了之前已經麻煩 KD 帶回台灣的鍵盤和小提琴弓外,這次的戰利品有:機車手套、樂譜、HHKB 蓋子和手托、松香。比較誇張的應該是買了 Yamaha 靜音小提琴,因為之前 KD 帶弓回來時也是行李託運,感覺還算安全,所以這次才敢訂小提琴,收到後外箱原封不動直接行李托運,貼個 Fragile 標籤,然後祈禱,結果看起來是 OK。(所以下次要訂靜音大提琴了嗎?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