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 涼了一個月?

記得某一次遇到大秉時聊到本月 run 的科別,我回答 INF + META,大秉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看著我,「怎麼會把兩個涼科擺在一起?」其實當初我完全沒考慮到這個方面,只想著要多 run 一些科別,哪裡有空格就填哪,就像第一個月當 intern 就 run ICU 一樣誇張,但一切都是天意啊!好壞天註定。

果真是涼科

Meta 的生活十分愜意,病人少少的,大多又只是進來調血糖,早上看過一圈後,note 寫完幾乎就沒事了,總醫師、住院醫師們也都是查完房就跑個精光,看不到人想討論也不從何討論起,我只好也落跑了。XD

可能因為這個緣故,住院醫師們總是會在 run META 時排休假,一個 team 有兩個 R,大家輪著休,本 team 一個學長一個學姐,學長是在 INF 值班就遇過的好學長,(他們 INF, META 跨值),不過只看到他兩三天他就休假去了,也沒啥被 teaching 到;學姐是後來回來的,相處時間長一些,不過看完病人後,她也會消失回去準備考試,從滿滿 schedule 的上一科轉過來,一開始還頗不習慣。不過由儉入奢易,後來每天不睡個午覺都很對不起自己了。XD

沒想到最後我越來越馬,其實從上個月在慈濟急診的後半段開始,我就已經逐漸習慣,也慢慢對醫院的生活不那麼感興趣,以前 clerk 的衝勁在哪?在 META 的半個月我居然沒看過 thyroid sono, aspiration,喜歡 procedure 的我跑到哪去?

一種概念,Criteria 又如何?

病房裡有一些是 DKA 或 HHS 的病人,只不過這兩種情形可能會有點 overlap,一開始我試著去找教科書,Harrison, Washinton, Uptodate 寫的都不太一樣,也沒有個明確的 criteria 來區別,我很困惑,沒有 guideline 我又該何去何從?

但每次上課時,總醫師總是會提出一套標準,而我提出我的疑問後,也沒辦法得到個明確的回應,最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總醫師們用的 criteria 是某專家在 1994 年提出的,之後似乎也沒有被列為標準。

這兩種情況的治療大致上相同,就臨床的角度,明確的區別兩者似乎不那麼必要,熟悉以 criteria 將疾病分類的我們遇到這類模稜兩可的情形自然十分徬徨,(還是只有我徬徨而已?)有時覺得 criteria 很重要,但有時又顯得它的不足和無力。

這兩種狀態反應出的都是血糖高的後果,這就是一種概念,人本來就是連續性的個體,無法用單一界線來劃分,我們要掌握的是一個方向,而不是死守著 criteria,這樣是不是更能真正從人的角度來看病?

我應該不是衰神吧?

剛換到 META 的第一天,學長看到我說,「這次你應該不會再把 META run 爛了吧?要是再來一次,以後所有住院醫師看到你就怕了。」沒錯,雖然有時候被我遇到的、看過的病人有些倒楣,不過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半個月下來平平安安無大事,摸哈哈~想必我應該可以逃離衰神的魔掌了吧!

2007.07.21 (補)

Leave a Reply